今天是     欢迎您来到九江三中!   
信息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研 > 校际交流 校际交流
西藏行
2011年9月7日 | 点击数:17621 | 【】【】【



















西藏行

           伍恩奇

 

青藏高原有如一块强力磁铁,令我千里远投。

暑期,随学校高三教师一行三十多人去西藏旅游,先到武汉,登上去青藏高原的列车,一路北上郑州、西经宝鸡、奔兰州、穿西林、至青海格尔木、列车随即行驶在被称作“神奇天路”的青藏铁路上,饱览盛传的可可西里风光和精灵般的藏羚羊后,过昆仑山口,翻越唐古拉山即进入西藏境内,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列车终于到达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日光城”——拉萨。

   

大多内地人向往西藏一游,都源于对其陌生及内心的神秘感,同时也不无对高原缺氧的担心,带着对心灵与身体的未知感游西藏,也算是有别于其它内地的旅游了。

    我个人对西藏的印象始于1959年的西藏平叛,当时放的记录片我印象深的是那些放下武器的藏兵与喇嘛,他们枪支上两个弯弯的长刺至今我亦不知作甚用的。另外,60年代初,国家登山队首次登上珠峰就有藏族运动员,那年月这可是扬国威、长中国人志气的大事。再就是文革时政治风云多变,国家领导人的名单走马灯似的变换,但因民族政策,总少不了阿沛阿旺晋美、班禅额尔德尼,以至这两个念来颇为咬口的藏族姓名,大众听来也就耳熟能详了。内地人大都爱听藏族民歌,60年代才旦卓玛一曲《北京的金山上》和80年代李娜的《青藏高原》令无数内地人充满了对西藏的神往,对喜欢民歌的我尤甚。我们这代人青少年时期生活在一个政治气氛浓厚的环境中,自然,我对西藏的了解是政治的、被动的。

我们此行主要有两个旅游点,一是圣地拉萨,二是地球上海拔最高、最大的内陆湖——纳木错湖。

在拉萨,红山之巅的布达拉宫凌空耸峙,昂首云端 ,令我留连不舍。看过不少布达拉宫的图片和影像,都不如身临现场,站在布达拉宫外面无论哪个角度,都让人观之产生无尽的遐想。红宫与白宫印映交错,浑然一体。红宫的那种藏红不同于内地的“中国红”,中国红代表的是喜庆,祥和,热闹,是一种过日子的“红”,而藏红则透露的是威严,神秘和悲情,是一种追寻灵魂的“红”,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文化差异,让中国人的生命丰富起来,也让我从热闹、过日子的生活状态,平添了几分对未知世界、灵魂、信仰的敬畏。

    布达拉宫是由内地人略知一二的松赞干布修造的,后因战乱雷击,只剩下断壁残垣,直到17世纪五世达赖用了三年时间才修复了白宫。布达拉宫从此成了西藏行政和宗教的首脑机关,五世达赖圆寂后,人们又花了四年时间修复了红宫,此后一直不间断的搞维修,到20世界30年代,布达拉宫才最后形成。

    从之字形大坡道拾级而上,我仿佛是扶着天梯登上宏博肃穆的天堂。布达拉宫共有房间800多间,对游人开放20间。由于宗教知识的浅薄,对导游的解说,确是不太了解,好在我也只有进去感受的愿望。印象深的是进门的精美大壁画,大概是文成公主进藏图。一只五世达赖的金手印令我感到神秘,也体会到历代达赖在西藏至高无上的权威。金手印挂在进门的墙上,纤细柔软,五指向上,,仿佛是指向天堂。接下去各代达赖寝宫一派珠光宝气,集天下之瑰宝,豪华的陈设不亚于任何帝王。各间大殿都是铸造精美的佛像,好像少有泥塑、木雕的。五世达赖的灵塔光黄金就用了3700两,其中镶嵌的价值连城的宝石数不胜数。据说藏族是信奉禁欲主义的,他们好像并不过分追求物资上的丰富,他们心中的宗教信仰远大于物质欲,但在布达拉宫,令人咂舌的财富显然又是纵欲主义的。阶级观点看来,是统治者穷奢极欲,宗教观点看来许是神的天堂。禁欲主义与纵欲主义在西藏是否能得到和谐的统一,因对其知之甚少,不敢妄下结论,但这里看到的是一种曾经的存在,是历史定格。

布达拉宫内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座艺术博物馆,其宗教气氛似乎不如刚刚参观的大昭寺。许是大昭寺内信男善女们虔诚无比的眼神感染了我,而那些表情严肃,不知疲倦,一步一跪拜,行着等身礼的信徒们最是令人震撼。看到他们无数次投身、前俯、站立,不禁想到电视剧《水浒》中的宋江,李雪健跪拜时高高撅起的丑臀,绝对是经过精心设计,这种设计当然是对民族性格深刻的体验。汉人拜人神,藏人拜天神,拜人神的易扎堆,拜天神的耐寂寞。我不好意思直视他们,因为我太过凡俗,我又忍不住不看(只敢斜视),生活中有如此信仰的人,内地几乎看不到。他们爬行的路经让人思索,“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原始的哲学命题,又一次活生生地叩问着我。我来西藏干嘛,不就是感受这些如光如盐的信仰吗?和多数人一样,我没有什么明确的信仰,但随着年岁的增大,对一切未知事物、对有坚强信仰的人渐存一份敬畏,如此就能减少几分自以为是,也给自己内心留下巨大想象空间。

瞬间,心里似乎一片清明。

当晚观看了一场西藏歌舞演出。出于喜欢,所以少不得要写几句。说实在的,虽说都是藏族演员,歌舞也都是西藏的,但时尚的光影在这些年轻演员身上的痕迹依然可见,谈不上原汁原味,但比之内地娱乐演出还是要纯粹得多。无论怎么说,藏族民歌现场听,还是十分享受,高亢、清越的女高音像是在高天云层中翻滚,一阵紧似一阵。或许是高原缺氧的原因,她们的发声是一种独特的,平地里人学不来的声音。舞蹈也是动作舒展有度,不像内地舞蹈,现在大都变得越来越劲爆了。我们熟悉的藏族民歌大都是党和政府、解放军给西藏带来幸福的歌,到了西藏感觉他们与我们想象的不完全一样。我有些纳闷,在青藏铁路上、在拉萨、在演出现场,就没有听到唱《天路》的,汉民族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西藏民族则有自己的矜持抑或骄傲。藏汉民族团结任重道远。

休息一夜后,早早起身,大巴车载着我们向此行最艰难景点纳木错出发。海拔不断升高,大家开始体验高原缺氧的滋味了,有的人开始头痛、发烧呕吐,而我年逾花甲(比大家差不多都年长一、二十岁),则感觉和在平地差不多,在众多西藏游客中,我这番年纪亦不多见。大巴车有时稍稍停歇,我即奔路边拣石头,说什么我也要在海拔5000的地方带点纪念品回来。大巴车翻过5190的拉根拉,一路下行直奔海拔4700米纳木错湖。我来时对身体、年龄的担心已是完全放下了。此行我有着大家没有的收获,就是验证60岁的我,体力、体质并不输年轻人,这种感觉真的十分良好。几个月后,我将退休,对生活安排也不必过分考虑60岁就畏葸不前,这样不能干,那样不能行。

纳木错湖随着大巴车的急驰,时隐时现闪动在群山之间,我的心不由自主的提了起来,不多时纳木错湖整个呈现在我的面前,啊!圣湖,啊!神水,那一刻我真有跪拜下去的冲动。纳木错湖,(蒙语称腾格里海,面积1940平方公里,比三个新加坡还大)东临念青唐古拉主峰,环湖是宽阔的草原,湖水浩瀚无边,念青唐古拉主峰的白雪伸入碧蓝的天空,鹅黄的原野上点缀着黑色的帐篷。这哪是人间烟火弥漫的“壮如山,美如水”的山水啊,这里的山是神山—连绵、沉静、声色不动;这里的水是圣水—洁净、浓蓝、摄人心魂。任何大手笔都难描绘这里的景色,因为视觉看到的东西可以描述,心灵难以表达的情感则无法用词藻堆砌。伫立在碧水连天的岸边,吞吐着稀薄然而洁净的空气,生命的感怀油然而生。过可可西里时不时看到藏羚羊,当时就想了很多,藏羚羊的美丽动人在于它们有着如同孩童般的眼神。这里我要讲一段曾读过的有关藏羚羊的故事。多年前,人们常见青藏线上游走着一彪悍猎手,经常在可可西里打猎,(当时并未禁猎)猎物换来的钱物,除了自己必需的,都送给了青藏公路上的朝拜者。一日黄昏,暮色中他举枪瞄向山坡上一只藏羚羊,突然一幕他从来未见的景象出现了,藏羚羊突然两只前腿朝他跪了下来,眼睛里流下两行清泪,猎人心里一阵慌乱,但惯性使然,手中的枪还是响了,怪异使猎手辗转反侧,彻夜未眠。次日清晨,猎人在山坡上剖开这只至死仍保持跪姿的藏羚羊,发现腹中怀有幼崽,猎人手一软,手中的刀当啷落地。晨曦中一座新坟突起,里面躺着这对藏羚羊母子,旁边是猎手的杈子枪。从此青藏线上再也没看到这位猎人。呵,生命!呵,母爱!,呵人性觉醒的光辉!在日常生活中,我想得多的是“生”,在这里我想到了“命”,可生命、生命,是我一个大俗人轻易分得开的么?旅游团规定湖边逗留的时间很短,,我听见一位中年女游客气喘吁吁的自语道,这儿真美呀,我都不想走了。我亦有同感,大巴车原路返回拉萨,已是落日时分了。

夜幕中拉萨城宁静,祥和,像是从未有过慌乱。

    次日整个团队登机返回,飞机在雪峰间穿行,阳光在机窗外闪烁,这次旅行虽说是浮光掠影,却也多少领略到青藏高原神秘莫测,也感受到了全世界独一份的自然景观。

再见了,拉萨!再见了,青藏高原!

如有机会,我愿再次进藏。

 

 

                                         2011.9.3



 

分享到: 更多
网站首页 | 认识三中 | 校园快讯 | 处室动态 | 教育教研 | 德育经纬 | 招考快讯 | 三中党建 | 下载中心 | 校庆专题 | 创文创卫 | 用户登录

版权所有: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 赣ICP备06001545号

地址:九江市十里大道2号 邮编:332000  

电话:0792-8135494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