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师工作协会星子活动记
刘玉凤
客车回程时,新月已经挂在夜空,回到家中,更是已经夜色深浓。短暂的休整过后,旅行的兴奋还残留在有些疲惫的肢体中,我已经忍不住拿起笔,记录这一天的点点滴滴。
期中考试前就接到通知,说研究生教师协会将于本周末(
破冰如逆旅,众志可成城
当客车将我们一行人带到户外拓展训练基地,看到身穿军装的教练时,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感到惊讶:不是说旅行吗,怎么还有这个所谓的户外拓展训练?(可能导游在车上时说过,但还是和其他很多次旅行一样,选择性地听而不闻了。)但是紧接下来的一系列训练项目让我们无暇思考其他。
一开始的站姿训练,对于我们这些早已习惯自由随性地成人来说,未免显得有点可笑,所以训练刚开始时,大家都有点心不在焉,嬉闹的,聊天的,呼朋引伴的,场面堪称热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教练一个个指令的下达,大家对于教练的指令,从开始时的带点敷衍,到后来的认真执行,整个队伍明显整齐了,安静了,后来教练抛出组队PK的训练项目时,大家已经是一门心思地想着要如何团结队友,挑战对手了。
圆梦队建设团队文化
梦之队建设团队文化
选出队长,助手,旗手;确定队名,队歌及团队口号、造型。整个过程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我的队友,始终牢记自己三中教师的身份,时刻惦记着三中的成就,三中的辉煌,看看大家选择的队名、队歌、口号就知道了:梦之队;圆梦队;九江三中,梦想成真;《飞得更高》;《梦想成真》等等,我相信,和我一样属于这一届新加入的老师们对于这一点,肯定感触更深。
后来的“信任背摔”和“生死电网”更是让我们体验了一把团队的力量。
“信任背摔”要求一名队员站在近
在活动小结时,大家纷纷畅谈感想,有人看到了细节的重要,有人看到了游戏中蕴含的科学原理,还有人更多地则是从游戏的口号中体验到队员之间的信任的重要性,在“我们准备好了,请相信我们”声中背向摔下来,从落下时的心中的悬空感,到被队员稳稳接住时的安心感,我相信,这样的体验,大家一定会铭记。
如果说“信任背摔”考验的是大家的胆量和队员之间的信任,那么“生死电网”则更多地考验一个团队在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时的组织规划及协作配合能力,如何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把身形各异的队友全部输送到电网对面去,这要求团队成员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理解同伴的需求,这对团队的领导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每个队员的考验。
信任背摔团队接住张成卓校长
一系列拓展训练进行下来,时间已近中午十二点,同行的教师们之间,陌生感在消失,我相信对于这一点,新进教师的感受一定更深。
“破冰”的过程如一场逆旅,最后终于达到目的地,取得成功,而这个过程中获得的对“团队”的各种感悟,让我们相信,众志成城,最后一定能梦想成真。
户外拓展中心合影
先贤堪寻访,诗书能解忧
吃完午饭,在车上进行了短暂的休息后,我们继续向下一个目的地——白鹿洞书院出发。白鹿洞书院座落在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海拔一千多米处,向书院进发的路途中,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汽车频繁地转弯了,想想我们现在乘车而行,山路都已经被修整得很平坦,犹有“山路十八弯”的感觉,以前的人们为了求学,得不断往返于如此崎岖的山路上,这向学之心,得有多虔诚,而将学院置于如此深山之中,这是不是告诉我们,治学之道,也得远离尘嚣?
下了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书院古色古香的门楼,上书“白鹿洞书院”五个大字。由此门楼入,沿着一条宽阔的石子铺就的甬道,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访的先贤们读书治学的地方。一路行来,可以看到书院属于典型的南方园林式建筑,背山临水,一簇楼阁庭园掩映在参天古木之中。如今的白鹿洞书院形成了以礼对殿为中心,有明伦堂、文会堂、御书阁、朱子阁、思贤台、状元桥、门楼、牌坊、碑郡等众多殿堂组成的古建筑群,与周围的山川环境融为一体。
书院中陈列有先贤当时所读书籍,令笔者惭愧的是,这些《诗经》、《左传》、《战国策》、《史记》、《十三经注疏》等,虽然在笔者自己读研期间,也是作为必读书目,但是千百年前的先贤们是如何刻苦攻读它们的,而千百年后的我呢?
在明伦堂,我们还看到了当时朱熹为白鹿洞书院所制定的学规,称为“朱子白鹿洞教条”,反映了朱熹及先贤们在为人处事及治学教学等方面的思想。作为学之序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治学穷理之要道,而朱熹所解释的“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对于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拍照留念,有的同事还坐在那些古色古香的课桌椅上,还原一把古代学生的学习场景。
棂星门西北隅,不仅有曲径通幽、山石林泉之美,而且还有“钓矶石”、“漱石”、“鹿眠场”、“流杯池”诸胜迹。在漱石和流杯池上,均因有朱熹手书“漱石”、“流杯池”石刻而得名。
短暂的白鹿洞书院之行,让我们的心灵徜徉于先贤的谆谆教诲,而能够在青山绿水中畅读诗书,又该是何等的善心乐事!
白鹿洞书院合影
秀峰揽玉带,奇石枕清流
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白鹿洞书院,我们又赶往下一个目的地,那就是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之称的庐山秀峰。
据记载,南唐中主李璟少年时曾经在此地筑台读书,继帝位后在读书台旧址建寺,命名为“开元寺”,取“开国光兆”之意。而清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南巡,手书“秀峰寺”匾赐该寺僧人超渊,遂改名为“秀峰寺”,俗称“秀峰”,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秀峰不但峰秀,而且瀑秀、潭秀、峡秀、林秀、石秀、寺秀,时人谓之诸秀汇集,各施其妍。
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和白鹿洞书院一样,秀峰亦是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观光胜地,而我们此行的任务,除了感受山水人文的陶冶,更多的还是对自己的体力及意志的考验,那就是——徒步登秀峰。
从下午一点多钟开始,大家开始登山,到下午四点半,大家在客车上集合返程,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内,大家行走在秀峰蜿蜒曲折的石道上,开始时轻松惬意,还能拿着相机,给这些奇山秀水拍拍照片,行到中途,则已有不少人开始气喘吁吁,双腿打颤,有的人还心生悔意:为什么不选择乘坐缆车?但是当行到最后,终于到达顶峰时的自豪畅快,让我们感悟到,这就是最好的回答。难怪杜甫会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历尽艰辛、终登险峰的快感,又岂是舒舒服服地乘坐缆车上山所能体会到的呢?
秀峰之巅合影
有了这样的体会,所谓的“上山容易下山难”的下山,也就不成为一件难事了。大家在潭边、石上留影后,决定稍事休息,然后打道回府。一路上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大家都兴致高昂,有的还唱唱歌,吼两声,沉默的山林也似乎被我们这群人沾染上了人世的热闹。
后记
回忆到此,短暂的旅行已经结束,而我们即将回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想我要思考的,是如何将旅行中的所思所感,更好地带入到我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去。我相信,对团队力量的进一步理解、历览先贤刻苦治学经历的感叹以及徒步登上秀峰时的深刻感悟,都将成为我以后更好地学习、工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