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来到九江三中!   
信息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认识三中 > 校园活动 校园活动
九江三中64届校友曹智明:三中,学子扬帆启航的地方
2016年5月20日 | 点击数:12852 | 【】【】【
 

五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懵懂少年,抱着一个对未来满怀憧憬的美好愿望,跨进了九江市三中的校门。

当我踏进校园的第一步,就深深地感到三中的可爱,校园里是一派充满诗意的美,连所在地的地名也都充满诗意------琥珀山。这种惑受,在我的一篇作文里便作了一番尽情的描绘和表述。真切记得,进校翌年,老师向我们布置了一篇描写学校的作文,我这般写道……



我们的学校—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座落在琥珀山上,依临甘棠湖畔,是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当我们迈进校区,走过一段长约50米的细砂石子铺就的路面,横在眼前的是一个荷叶塘,塘的四周,是一片茂密的丛木林,塘水静静的,清清的,透澈见底,塘面有一层绿绿的浮萍。塘角处挺起一片荷叶,端立在从水中冒出来的茎杆上,那嫩嫩的,园园的绿叶,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就像一群少女,撑起绸缎般的绿伞,在翩翩起舞,那景致美极了,直醉人心。荷叶深处,几枝荷花挺出叶面,淡红色的花瓣张开着,花心绽出黄黄的花蕊,在一片绿叶中,大胆地展露着自己的美丽。几枝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通身白白的,朵尖上露出一点淡淡的红蕾,恰似含羞的少女,既在羞答答地遮掩自己的面容,又在择机迸放。时值初夏,这清绿的塘水,这清绿的浮萍,这清绿的荷叶,加之点缀其间的荷花,映出一丛绿中几点红,给炎热的夏意带来了一丝的凉爽。

这荷叶塘,一边靠近校门口,一边连接琥珀山,塘上有座木桥,宽约2米,长十余米,跨过木桥,沿着斜斜的砂石路往山上走去,教室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在琥珀山的山头上,依次排列着三栋两层的楼房,南北各一栋的是教学楼,中间的一栋是教师办公室兼宿舍。山下,紧挨着高干疗养院院墙的是学校食堂,食堂大厅,就是雨天我们上体育课的场所。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长方形讲台后的墙上挂着一块宽宽的大黑板,黑板上方是毛主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题词。我们的课桌,桌椅连体,是桌面翻板的苏式桌椅,一排排,一行行,摆放得整整齐齐。这就是我们学习,聆听老师讲课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三中。

记得当时我的这篇作文还得到了班主任吴发秀老师的赞许。

我们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又愉快。每天早上,我们迎着朝霞,结伴上学。跨进校门,上课前夕,这琥珀山头便是热闹异常的场地。有的同学在成伙的游戏,玩耍;有的同学拿着书本,背诵俄语单词;有的同学在练习体育项目,蹦跳,奔跑;还有的同学在教室里或走廊上,互相探讨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铃一响,这琥珀山头便是一片宁静。

我们的学校是1956年建成。琥珀山,我们都习惯地称它为湖北山,可能是偕音之故,但这种称谓也没有错,据说清民之际,由湖北人(主要是黄梅人)买下这片地作为坟山,九江人就称这山为湖北山。当时小小的九江城,这里算是“荒郊野外”,光秃秃的山顶,红色泥巴土,天晴一块铜,下雨就是一片红色泥浆,雨水夹着泥浆倾泻而下,塌方后的地方,常常露出腐朽的棺木及狰狰的白骨。当年条件的艰苦及创建时的艰难,由此可想而知。如今这里栋楼栉比,宽畅的水泥道贯通校园的每个角落,树木夹道成荫。三中的发展,三中今天的辉煌,让每一个三中人都感到由衷的欣慰!

三中虽不是我启蒙受学的地方,但它是我人生扬帆启航的始点,因为正是在这里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涯,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形成了初步的世界观,由一个蒙童,变成了一个对人生与世界有了初步认识的少年,完成了我人生角色的第一次转换。这一转变,是在三中辛勤耕耘的园丁们------我们敬爱的老师,对我们进行教化的结果。学校里有一批从教多年,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从师范院校毕业走上讲台的优秀青年教师,各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又都有着共同的一点,那就是用渊博的知识和优良的品格,立足本职,教书育人。我们的班主任吴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她的敬业精神是我终生的楷模。说件很简单的小事,一般的情况是上课铃响,老师才挟着讲义走进教室;可吴老师每节课都是铃未响,她就站在讲台上,等候铃声唤回课间休息的学生们。这一现象,起始我没在意,时间一长,让我感到震撼,这是对事业对他人的双重尊重,吴老师是在用这种方式暗化我们,让我们受到潜移默化的薰陶。吴老师有句常常教诲我们的话,“好好读书,努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多么质朴直白的语言,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刻意的修饰,有的只是殷望,有的只是一颗真诚的心!这句话的每一个字,都碰撞在我的心上,它鼓舞我,它激励我,让我懂得人生该怎么努力。五十多年了,吴老师的这句话,我一直都没有忘记,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我的人生履历,也曾一度身为教师,我就用这句话教诲我的学生,我的学生中也有不少人对这话感铭于心,可谓德操传人,代不乏人。

三中的教师在教学上,人人都有两把刷子,个个都有绝招。当年教我们数学的金钟林老师,是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善教的典型。金老师无论是讲代数的方程式或是几何的三角形,他把每一新的课题都当作一个案例,加以分析,教我们破解。先“立案,”然后分析“案情,”再从各方面去寻找“破案” 的途径,梳理出一条完整的“破案链” ;有时还会展延开来,指出一条看似可行,但又行不通的路子,让我们去试一试,总结出行不通的理由及迷惑人的道理。这种方法由浅入深,牵引着我们的思维,步步深入,达到“破案” 的效果,形式活泼,妙趣环生。课堂上师生互动,让我们既学到了知识,又不枯燥乏味,加之金老师一口地道的广济声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更加引人入胜。他的风格既让同学们感趣,也让同学们敬畏。初三时的班主任范俭文老师,他不仅物理课讲的好,班级工作做得也很出色,文艺演出时,他亲自登台指挥,运动会场上领着啦啦队为本班运动员助威。还有教我们俄语的孔庆加老师,就是个充满热情,工作认真的青年教师,他的教学方式,很象是向我们进行交流,课堂上的传授与讲解,象是在讲述他的学习心得,很平易,让人感到亲近。他不但让我们巧妙地学会记单词,学习俄语中的名词的变格与动词的变位,还努力教我们写俄语短文。为了激发我们学俄语的兴趣,孔老师还帮助并引导我们与苏联中学生互通信件,互交朋友,促进当时中苏友好的交流。在他的教学与带动下,我们班的部份同学形成了一个学习俄语的小高潮。在三中,有这些优秀的教师教导我们,为我们后来走向生活和社会,打下了扎实而又良好的基础。

我们在三中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劳动煅练,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参加劳动,煅练思想,煅练体格,煅练意志。这是当时教育方向所强调的一个重点。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我们一定不能培养好逸恶劳的人才,那样既便是,也失去了是。这是我在三中所受教育的一个悟道。我们进校是建校后的第五个年头,学校仍在陆续进行了一些基本建设,我们便投入到运输建材的劳动中。从茅山头砖瓦厂挑砖到学校,是我们常干的活,十来里的路程,每次劳动往返两趟,大家伙虽然都很累,但仍然是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有的同学脚起泡,有的肩膀上还磨破了皮,但没有一个在劳动上服输的。除了校园建设,我们还经常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当年十里大道的建设,就曾有过我们的身影,留下了我们不少的汗水。赴九江县江洲公社摘棉花,更是让同学们开了眼界,想不到在滚滚长江中的一个江心中的一个岛上,竟有着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棉田!十天的劳动,洒下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喜悦,因为它增进了城乡间,工农间,学劳间的情感!这正是社会主义新中国最需要的人文情怀,在当时,有一个很响亮的政治词汇,叫阶级情感。

这都是五十多年前的往事了,回想起来,一种激荡便涌上心头。如今,三中建校时值花甲,六十华诞是一大喜庆。几十年来,我对三中的眷恋总是挥之不去。记得当年,每当我牵着儿女的手,经过三中时,总对他们说,我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后来,我又牵着孙子辈的手,打三中经过,就告诉他们,爷爷当年就在这里读书。学校面临大街的那面围墙,每年高考放榜后的光荣榜,我都要驻足,仔仔细细的一溜看过去,这是三中教育的硕果!每当此时,我都在心中为被录取的校友们庆贺,更为三中的教育成果而感动,作为曾经的三中学子,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三中,一个输给我精神乳汁的地方,一个让我在人生旅途扬帆启航的地方,一个给我留下许多美好回亿的地方,对你的眷恋之情,将伴我一生!

 

分享到: 更多
网站首页 | 认识三中 | 校园快讯 | 处室动态 | 教育教研 | 德育经纬 | 招考快讯 | 三中党建 | 下载中心 | 校庆专题 | 创文创卫 | 用户登录

版权所有: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 赣ICP备06001545号

地址:九江市十里大道2号 邮编:332000  

电话:0792-8135494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