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来到九江三中!   
信息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德育经纬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三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008年11月19日 | 点击数:18436 | 【】【】【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学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为扎实推进我校思想道德教育,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          成立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万金陵

副组长:刘国胜、胡军

成员:王荣莉、熊菁、李熹、彭雅婷、吴卫国、刘重义、邱慧萍、熊红兵、熊自韬、耿文勇、夏俭孟、唐绍辉、查艳萍、

谢玉兰、黄诚

下设办公室(政教处:主任王荣莉、李熹)

     二、德育目标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重点进行基础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确立公民意识和培养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富有爱心、公平正直、遵纪守法等道德品质;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逐步养成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高中阶段德育目标:重点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以及个人和社会、权利和义务、主观和客观、自由和必然、幸福和牺牲、理想和现实等相互关系;初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观察社会现象;形成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感和劳动观念、群众观念、法纪观念等;形成自强自主,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并对是非、美丑、善恶有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把他们逐步地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

三、德育内容

初一年级:

1、    利用荣誉室、校训、校园塑像等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校史教育,使学生了解九江三中的优良传统,组织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九江三中学生奖惩条例》等,对学生进行校规、校纪教育,抓养成教育,形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实现小升初的平稳过渡。  

2、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班集体通过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尊重、关心他人,集体成员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爱班级、爱学校、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的教育,劳动创造世界的观点教育,学习目标的教育。

    3、结合学科教育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教育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国家观念——尊重国家标志,维护国家尊严;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初二年级:

    1、做好心理转换期青少年的思想工作,强化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包括:青春期心理卫生、性道德和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真诚友爱的教育;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训练。

    2、抓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社会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依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能力,帮助学生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强化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关系的教育。

    3、结合学科教育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维护国家荣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热爱和平,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教育。

    初三年级:                       

    1、以理想前途教育、健康心理教育、人生观教育为重点,端正升学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实现义务教育的目标,争做“四有”新人。

    2、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初步懂得用生产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群众的观点观察社会,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

    3、进一步引导学生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

    高一年级:

    1、利用校内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校史教育,组织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九江三中学生奖惩条例》等,对学生进行校规、校纪教育,加强现代交往礼义教育与训练,以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学工、学农、军训为主的劳动及社会实践锻炼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教育。

    2、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经济常识教育,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志向。

    3、了解中国人民斗争史、革命史、创业史,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高二年级:

    1、注重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克服不良思想情绪和不良行为习惯,增强搞好学习的紧迫感。

2、    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逐步提高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青春期心理健康、友谊、恋爱观、家庭观的教育和行为指导。

    高三年级:

    1、把国家的发展、繁荣、昌盛和个人的前途理想结合起来,激励学生刻苦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正确认识升学与就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政治现象,提高参与政治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做一名优秀的高中毕业生。

    3、加强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做好高考前“心理调试”。

    四、实施途径

    学校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课内

外、校内外各实施途径均应以“中学德育大纲”为指导。发挥各自

功能,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1、健全组织机构

    为确保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的实施,就要健全组织机构,以学校德育领导小组为核心,发挥以下四条主线的作用:①校长(书记)--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工作主线。②校--教务处、科研处--教研组--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德育渗透)主线。③党总支--团委--团支部为主体的学生自我教育主线。④校级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为主体的辅助教育网络。通过上述四条线,使学校德育工作得到全方位的启动和运作,形成教育合力。

    2、营造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从校园内部入手,创设校园德育文化氛围,通过校园环境、气氛对学生的情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奋发进取。

高中楼前的“团结、守纪、求实、进取”校训给予每一位师生以热情的鼓励和震撼人心的警示。就充分利用校训、荣誉室、塑像、烟水亭、烈士陵园等校内外德育基地教育学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继续抓好校园绿化工作。使校园绿树成荫,块块花圃,奇花异

草,赏心悦目,给广大学生一个文明洁净的空间。同时,应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图书馆、名人画像、名人名言,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有机渗透德育内容。

3、    完善德育教育常规制度  

学校制订的各项常规制度如“年级组工作制度”、“年级组工作

量化考评细则”、“班级管理制度”、“违纪处罚条例”、“教室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考评办法”等等,应在执行的过程中,依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化。

    重大节日、纪念日教育活动,开学、毕业典礼、表彰三好学生、

优秀干部;文化艺术节、科技节、郊游(远足),参观德育基地、参加社会服务等,均应形成制度,认真坚持。对各年级学生必读的书籍、必看的影视片、必须学会的歌曲、必须参观的德育基地、人文、自然景观等要做出规定,积极创造条件,付诸实施。

    4、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课在诸途径中属特殊的地位,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方法,培养良好品德起着导向作用。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改变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应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和学习阶段的思想、知识、心理发展的特点来进行。在毕业班要安排必要的时间对学生讲授职业生活知识、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劳动安全的教育,并使学生有各种机会直接参加各类职企生活的访问和实习。

    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识,寻求问题的答案。要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勤于用脑、善于思考。自觉努力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加强学习成绩评定方法的研究,学生学习成绩应当结合他们的考试结果和平时的学习运用情况来制定。 

    5、寓德育于各种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的过程是教书育人的过程,作为育人的德育教育理所当然地应贯穿于教学之中,各学科教材中均包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决不是权宜之计,要制订学科德育教育计划,使教育做到有计划、按步骤、有的放矢地进行,形成一个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的体系,使德育教育始终渗透在全部的教学之中。

    德育渗透的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充分认识其它各种教学形式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要善于挖掘各种教学活动中最适宜的教育因素,并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如实验课、现场教学、实习和调查、参观访问、栽培饲养等多种形式。

    6、发挥活动课与课外活动的育人作用

    各种科技、文娱、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学校和班级应保证列入课程计划的各类活动时间,活动课时间各班每周不得少于2小时,团队活动时间,每周不得低于1小时,活动课应体现自愿参加的原则,灵活多样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为主的原则。

    应进一步加强活动课的硬件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开展好活动课。活动课的形式、内容应丰富多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7、抓班主任工作,提高科学育人水平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在配备班主任时,坚持班主任聘任制,在骨干教师中选聘班主任,应考虑其思想品质是否符合条件,同时应考查其业务水平,组织能力。一位好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位好的教师,教学工作认真,耐心细致,教学效果好,能赢得学生的信任。

    为提高班主任的育人水平,班主任每学期必须有一篇德育论文或教育手记,每三年至少要发表一篇论文。政教处应通过举办德育经验交流会,拓宽理论视野,相互取长补短。

班主任每学期均要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写好学期的工作总结。   

8、抓好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

    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是学校党组织和行政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得力助手,通过这些组织开展活动,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系统,这个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参加自己组织的活动,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是我校“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特色教育的主力军。

    团、队、会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对团、队、会的工作,既要加强指导,又要敢于放手,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组织的活动应让学生自己来研究、讨论和决定,由他们自己来组织和主持,让他们的兴趣、爱好、愿望和要求通过活动得到满足。教师、团干部和辅导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动手动脑,锻炼才干,培养集体主义的作风,培养为公众服务的好思想。

    学校应为各类学生组织的活动(如:合唱队、管乐队、舞蹈队、形体操队、文学社、美术书法、各类体育队等)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金资助。各类学生自管组织应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和经验交流,从而提高工作质量。

    9、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又面临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难免会产生心理压力过大,心理冲突,要通过谈心、咨询、讲座、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灵信箱应真正成为解决学生心理困惑的桥梁,学校应有专门教师阅读学生来信,及时找学生个别交谈,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应组织专题讲座。

青春热线电话应定期开通,使学生心中的烦恼有倾诉的对象。学生可通过电话,向值班老师咨询,直接获得心理上的帮助,也可以约见老师,获得面对面的咨询。

心理辅导室是抚慰学生心灵的场所,班主任应协作心理辅导教师应主动出击,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             

10、发挥“三会”的育人作用

    每周一的晨会,应及时总结上周工作,进行“闪光工程”系列报道,表扬先进和好人好事、各种标兵,批评不正确行为,提出下周工作任务,同时反馈学生上周来信,对好的建议公开致谢,让学生与学校有了解沟通的机会,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晨会前通过奏唱国歌、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

    每周二下午的团队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训练场所,不仅时间上要保证,还应鼓励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团组织、少先队的凝聚力。弘扬正气,奏好“爱国、爱家、爱校、爱班”的主旋律。

    每周一下午的班会课是德育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应认真准备,写好班会课教案或班会课提纲。每学期每位班主任不得少于两次主题班会,并应写好一份详细的教案,以便备案或进行班会课教案的评比,每学年各年级组必须各选派一位班主任举办全校示范性班会课,从而加强班会课育人途径的研究,共享研究成果。

    11、以社会为依托,延伸德育课堂

    充分利用我校的多个校外德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生接触工厂、接触农材、接触部队、接触市场、接触社会,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长见识,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接受教育,为更好地发挥德育基地的育人作用,应规划好建设德育基地的明确目标,应有与《德育大纲》相配合的教育内容,编写基本稳定的教材,有活动的延伸教育,有教育活动的反馈材料。

    积极开发利用社会的德育资源,长期与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合作,清理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洁净的空间。

    校外德育辅导员的行业结构应日趋科学化、合理化,应涵盖工

业、部队、公、检、法、科、教、文、卫、体等各企事业单位,并利用校外辅导员的专业优势、理论优势、阅历优势、经验优势开展系列活动,强化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每学年的寒、暑假应组织好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认真填写社会实践调查表和社会实践报告,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接受教育,青年志愿者活动不仅要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在内客上也应该有所创新。

    12、协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家长学校”在协调学校与家庭二者关系中,应发挥好纽带作

用。“家长学校”不仅要有明确的办学宗旨、教学任务、课目体系、

实施方案,而且应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及时收集家长的反馈意见,做好“家长学校”优秀学员的评选工作。

    家长委员会是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力量,各年级、各班均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则应成立校级家长委员会,并聘请一些社区知名人士参加。家长委员会成员应参与学校举行的大型教育活动和重要文体活动。学校应及时通过家长委员会向家长转达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意见和要求,发动家长帮助学校解决具体困难,向学校推荐校外辅导员,向学校反映家长的意见和要求。

  五、德育基地

   围绕德育内容确立如下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一)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江大桥、烟水亭、四、五号闸口;

二)     社会教育基地:国棉一厂;

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公园内烈士纪念塔、江边文化长廊、博物馆

 

分享到: 更多
网站首页 | 认识三中 | 校园快讯 | 处室动态 | 教育教研 | 德育经纬 | 招考快讯 | 三中党建 | 下载中心 | 校庆专题 | 创文创卫 | 用户登录

版权所有: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 赣ICP备06001545号

地址:九江市十里大道2号 邮编:332000  

电话:0792-8135494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