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是2018年11月19日,距离高考还有200天。高考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十二年寒窗苦读的最后关口,是漫漫人生的艰难抉择,也是美好前途的奋然起步。
同学们,跨入高三的门槛后,你们的身份变了。大家身后的目光更加地热切,亲友师长更加关注了,大家的任务重了。高考复习的巨浪扑面而来,令人欣喜的是,同学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并迅速融入到高三的学习生活氛围中来:早晨,大家来得更早了,即使是天气越来越冷,也挡不住你们勤奋的脚步;晚上,自习延长的同学多了,课间大家钻研探讨不息。每次阶段考试,同学们都能及时总结;你们的努力令师长感动,你们的表现令家长欣慰,看到你们的拼搏精神,我觉得可以放心。
但我不得不指出,有极少数同学,可能是由于成绩不佳,可能是信心不足,表现得比较散漫,甚至精神不振,毫无斗志!如果这样,你们的境况会越来越糟。但只要你们付出努力,你们就会收获充实,而且,不知不觉之中, 你们离成功越来越近;何况,只有200天,坚持下去真的不难,要知道,努力至少拥有机会,放弃只能丧失前程,我不相信你们胸无大志,不相信你们自甘失败,请振作起来吧,融入我们前进的大军中来,有你们的加入,我们将更加强大。
我们现在站在离高考只有200天的分水岭上,希望同学们记住以下几点
第一、你们身上肩负着特殊的“厚重使命”
古人云“十年寒窗”,你们比古人更辛苦,因为你们已寒窗苦读十二载!人生有几个十二年,而且是人生中最黄金的十二年!既然我们把它交给了求学,我们又怎能学而无获、学而无成,十二年的辛勤付出,十二年的汗水浇灌,一定要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才能对得起你们的青春,你们的人生!
陪伴你们风雨同行的还有你们的父母,十二年,对你们来说不易,对他们也不易,你们的吃喝住行,他们为你打理,你们的往返奔波,他们为你揪心,你们的成绩起落,他们为你们不安,你们在苦读,他们在陪读,他们把热菜热饭盛到你们面前, 甚至是送饭菜来到教室,。晚自习后,骑个电动车风雨无阻地接你回家。你们的辛苦可以向他们倾诉,他们的辛酸只能装在心里。请不要认为这是理所当然,身为父母,他们并不欠你们什么,相反,我们欠他们的却太多太多。而对这样的父母,我们怎能不报答?他们的付出,他们的辛苦,我们怎能忍心让其付诸东流?用你们的努力带给他们安慰吧!用你们的成果带给他们欣喜吧!
这样你们才能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家人。
学校和老师,也在为你们的成功提供着全力的支持和帮助,老师们为你们复习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批阅试卷, 想方法帮你们寻找规律,总结方法,提高成绩,就在昨天,本是休息日的周末,多位班主任和老师依然在校陪伴你们自主学习。老师的一片苦心,你们又怎能视而不见?你们是学校的未来,是老师的希望,三中希望以你们为荣,你们当以辉煌回报三中,今日你以三中为荣,明天三中当以你为傲!
第二、你们一定要充满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保障,是前行的动力,大家求学至今,一路披荆斩棘,走到现在很不容易。但回首过往的学习经历,我们会发现,其实高考也只是人生途中的一座山峰而已,凭我们的实力,凭我们的努力,我们一定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了自信,我们将不但不易感到疲乏,反而会充满豪情充满斗志,这样我们的努力将更见成效。
成绩突出的同学大多是自信的同学,而这自信其实也是他们成绩突出的重要原因。成绩欠佳的同学也应充满自信。其实你们并不比别人笨,只是你们比别人付出的少。既然如此。为何要自暴自弃。你们现在更需自信满满。奋起直追。只有这样你才能减少损失。赢得机会。要知道努力从来不会自废,付出绝对不会后悔。无论你现状如何,相信自己吧。只要我们带着自信,勇往直前,拥有充实而精彩的拼搏过程,无限风光,就会展现在我们的未来。
第三、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高三的学习无疑是艰辛的,各门课程的复习全面推进,各种考试接连不断,很多难题要我们去攻克,很多挫折要我们去面对。当我们为考试失利而心灰意冷时,当我们为努力而不见成效时,我们会失望,会伤心。面对山穷水尽疑无路,我们会身心疲惫,感觉难以坚持,但只有跨越,你才有机会。一次这样的跨越可能不太艰难。但这样的挫折,这样的感受,不会只来一次。它们会不断的冲击我们的乐观的心灵,坚定的意志。只要我们有败不馁的坚韧精神,有愈挫愈勇屡败屡战的精神,我们就能在最后绽开灿烂的笑容。相对于十二年。二百天算什么。我们只要扛起目标大旗,带着乐观和坚定同行。一切困难、所有挫折,都将成为冲刺途中的风景。
同学们高考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我们铿锵前行的步伐与高考战场只有咫尺之遥。你们背负着多少年的汗水,多少年的辛酸,你们聚焦了多少人的目光,多少人的期待。在离高考仅二百天的特殊时刻,让我们披上铠甲,拿起武器,呐喊前行吧!让我们聚精会神,充满自信,勇往向前,须知狭路相逢勇者胜!
最后用一副对联作为结束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2019年高考必胜!
高三年级 刘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