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12日,距离高考还有25天。清晨,在校园绿茵场上,学生身穿校服,红蓝相间,色彩鲜艳。李校长校激昂的研学讲话瞬间点燃了学子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激情。研学序幕就此拉开。
此行近700师生同往。长长的队伍有序的登上汽车,开启了研学之旅。经过近两小时的飞驰,我们终于到达了期待已久的安徽太湖文博园区。这里建筑风格迥异,有着鲜明的徽州文化的底色。来这里研学的人难以数清,只见一拨又一拨的人群涌向园区入口。
我们在园区入口合影后,跟随导游拾级而上,一边观看,一边听导游讲解,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无一不是中华5000年文化的身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百家姓文化墙,墙上用正反两种字体写满了文字,认识的,不认识的,都牢牢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在导游的讲解中,我们明白了姓氏的来源,原来,关于名字前的姓竟然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根源。
往前走,左边是中国最大的老子雕像,上面刻着“老子天下第一”,学生们纷纷念着相互逗乐,大家都陶醉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右边是被誉为“世界第一”的中华汉字龙。这密密麻麻的汉字来源于康熙字典。这本常在老师口中提及的瑰宝,原来它的分子分母是这么奇特,虽然其文字是刻在地面石头上的,但他们一点都不卑微,反而让我们觉得他们太过于沉甸甸,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浮想古人造字、著书、立说的情景,放佛五千年的演变电影般再现。
再往前是曲折的回廊。它把我们带入另一个奇特的世界,这里有山有水,山上林木奇异,水中锦鲤成群。假山中时不时有虎豹豺狼的“身影”,树上珍禽栖止,难以计数……
当我们来到“三教合一坛”景点,看见苍龙昂首天空,才发现似有一条长龙隐没在我们走过的线路上。怪不得一路曲折回环,原来我们是在龙的脊背上前行。回首走过的每一步,度过的每一个人生节点,我们无一不是在龙的世界里成长成才的。龙之于我们,是另一位给予了我们文化生命的母亲,而这条龙被刻在墙上,雕在梁上,画在壁上,盘再柱上……最终烙在我们的心上,我们好像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叫龙的传人。
漫步景区,我们太兴奋了,每走一步都是文化景点。我们从新中国的起点出发,回溯历史,穿过明清的幽暗,神游唐宋的繁华,仰视秦汉的霸业,走到了三皇五帝的历史深处。这里每一个故事都生动地跳跃在我们的眼前,它们虽不言语,却为我们真实地演绎了历史传奇。这些景点或物件,静静的站立或躺卧在这里,向每一位游客诉说着历史的喜怒哀乐。
此时正值中午,我们发现日晷在太阳光下刚好指着午时。山脚下秦始皇兵马俑,侧漏出一统山河的霸气,它正与象征着历史年轮的日晷相对。令人沉思的是。秦始皇和他的霸业却淹没在日晷的时空记忆里。看来,一切都难逃不了历史的审判。
巨贪和珅一时呼风唤雨,没承想最终落下抄家处斩的下场。他一定没搞明白,每个人,每件事都是要经过历史的裁决才能流芳百世或者遗臭万年的,所以他今天被挂在墙上,接受后世的鄙薄。
也许只有真正的艺术才能赢得历史的眷顾。李杜文章、苏辛词意等等,成为了世人记忆中顶尖的宝塔。园区内汇聚了多种艺术,而根雕艺术在艺海中是另一朵奇葩,古人把自己的情思、爱恨都细致地镌刻在艺术品中,镌刻在日常生活用品上。于是生活与艺术难舍难分。
我们难于想象巨型华表的高度,泰山巨石的重量,最高最大的盘龙。。。。。。但是在这里我们大开眼界了。
下午三点左右,在老师和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走完了文博园的主线路,虽然只是匆匆一瞥,却足以让我们难忘今生。难忘的不只是园区里的山川形胜,草木虫鱼,更是渗入我们骨髓的中华文化。
最后我们带着不舍的情怀,登上了返程的汽车,结束了这短暂快乐有趣的研学之旅。明天太阳升起,我们高三的迎考复习会一如既往地艰难,但是今天我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研学之旅中获得了新的力量,我们相信一定可以战胜困难,高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