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来到九江三中!   
信息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研 > 三中教研 三中教研
和谐身心,稳健备考
2009年5月25日 | 点击数:11531 | 【】【】【

和谐身心,稳健备考

——高考前十天语文复习方略

  高三备考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在复习过程中,语文知识面广,时间紧,要求高,既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五、六册的书本教学,更要进行全程复习,全力做好每个考点的备考工作。带过高三的语文老师都有同感,靠平时的零打碎敲或考前突击复习很难取得理想的复习效率。能否提高复习效率,做到合理安排,先后有序,主次有别,得法有效,事关高考成败。考前十天,犹如龙成之点睛,凤鸣之涅槃。备考方法正确,事半功倍;身心和谐,胜券在握。

  一、“纲”“本”并重

  “纲”就是考纲。备考一定要学习大纲,领悟大纲,落实大纲。领悟大纲的精神,能极大提高复习的效率。考前十天,温故考纲,特别温习大纲新变化之处,并有针对性进行训练,会受益匪多。例如字音字形部分删去了“常用”的限制,说明次常见字作为考查的主体;语言表达增加了“准确、鲜明、生动”,说明描述性,见解性,概述性的题成为首选;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部分,“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及其”二字,说明考查的重点在作家自身;写作部分,将“构思精巧”改为“构思新巧”,说明今年的作为命题更趋形象类,更注重思想性、人文性。

  “本”主是课本,课本温习相当重要,其作用简述如下:1、规范语言。语文课本的每篇文章都是语言方面学习的典范。2、把握课型。特别要从文章主旨的角度把握的类型。3、知识迁移,能力优化。打破以“册”为单位,而以“文学的载体”为单位,理顺作家作品,左诗文鉴赏规律,美文背诵,文言文相关知识等,课本的复习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储备阶段,最终的目的足为以后的知识迁移,能力优化服务。

  二 点面结合。

  “点”,即常点、热点、盲点。常点就是试卷的基本结构、基本体型。热点除了考纲的“新”部分外,还有社会的流行时尚,譬如报刊、电视、网络传媒出现的热门话题、热门文章、热门语言,还有民俗文化方面的亮点,例如春晚的对联,元宵的特点等。盲点,一为备考知识或能力方面的盲区,二为各载体分布的高考信息易忽略掉的部分。例如成语中的一些词语具有多义性,感情色彩具有多重性;诗歌鉴赏中的名词术语、专业用语;语言知识和表达运用的生活化、实用化等。

  “面”即高考卷面。考前十天,对考试卷面,尧做到心中有数:一为答题的全面性,二为结构的直面性,三为得分的体面性。

  三、 攻守兼备。

  “攻”即积极做卷、答题。考前十天,做卷答题,要常做常新,常做常有。每天气定神闲做卷、答题,全力“攻城掠地”,在攻势如潮中,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守”,即主动看笔记,记资料,阅错题集。在固若金汤的“守”势中,做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跨越。“守”市查漏补缺、磨尖治拐的终南捷径。

  四、虚实相生

  “虚”,大的方面,指非智力因素、隐形因素。尤其关注应考的紧张度、适度的紧张时必要的,它能保持析题的投入度,听讲的专注度,做题的新奇度。小的方面,指身体准备(保持清醒头脑的必备体能)、心理准备(抗挫折、防意外的预防能力)、精神准备(站而胜之的拼搏意志)。

  “实”相对而言,就是智力因素、显性因素。一言以蔽之,即踏实点滴,夯实基础,做实总结,丰实成效。

  五 、取舍有度

  题山卷海,考生迫感。考前十天,学生尽量不做现成的套题,或不用把成套的试题做完,要优化组合,对常规题(不会变动或变动不大的题),易错题,新概要有针对性地“取”。而对非智力因素失分题、偏题怪题等要勇于割“舍”。

  六 张弛得法。

  冲刺阶段,“张力倍增”,但除刚性需求外,宜“驰’而有术。科学地讲,杂交出优品,同理,考前十天复习要统筹兼顾,把各学科的复习用犬牙交错起来。例如,当复习数学倦了的时候,可转而攻文综,当文综疲了的时候,再转而擒语文等不一而足。“张”与“驰”是相对学科的转化而言的。

  七 厚薄轮转。

  客观题变“厚”,主观题变“薄”;概念变厚,答题变薄。“问什么,答什么,信心,耐心,细心”是应考的十二字箴言。“问什么”是对题目的把握,除了揣摩相关内容、理念外,还有会意命题者的导向、目的等。复习时要抓关键,析要害。“答什么”就是依据关键要害,有针对性的做。“三心”是信念坚定、习惯良好、心态平和的形象表述,有时候起着一锤定音的效果。对高考信息的了解,对命题走向的把握,对答题要点的清晰等,是应考必有的气度。向规律靠拢就是求“薄”,向概念挑战就是追“厚”。

  另外,哪怕是高考前一天,也不能轻易改变学习的生物钟;哪怕是临考前一刻,也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忧心太勤。无论何时,都要和谐身心,稳健备考。

分享到: 更多
网站首页 | 认识三中 | 校园快讯 | 处室动态 | 教育教研 | 德育经纬 | 招考快讯 | 三中党建 | 下载中心 | 校庆专题 | 创文创卫 | 用户登录

版权所有: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 赣ICP备06001545号

地址:九江市十里大道2号 邮编:332000  

电话:0792-8135494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