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星期二上午,九江市第三中学语文组在鹤问湖校区综合楼二楼高一(9)班组织了大组公开课,青年教师吴涛涛通过《芣苢》和《插秧歌》的群文教学,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内容丰富、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课。本次观课议课活动由语文组组长毛秀成老师主持,三中全体语文教师参与。
议课环节,大家就这堂精彩的公开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王荣莉副校长进行总结点评。她首先肯定了吴老师在课堂中的从容与享受,并结合本次公开课的具体内容提出了许多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建议:
其一,她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教师要关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凸显其育人功能。吴老师精心设计《芣苢》和《插秧歌》两首诗歌的教学互动,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劳动精神,提升劳动意识,很好地发挥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其二,她认为,语文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让语文生活化,让生活语文化。吴老师在课堂上联系劳动实例,精心选择能帮助学生理解的图片,从欢歌和赞歌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去感悟劳动的光荣,在教学中给学生以精神熏陶,传播生活正能量。
最后,她强调,语文教师要灵活处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十分重要,在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不让高考题束缚学生的思维,而应更关注学生持续性的思维能力发展。
在吴老师讲述了她的备课过程及构思思路之后,语文组其他老师紧接着分享了自己对于本次公开课的看法和收获。高中语文组组长毛秀成老师充分肯定了本堂课,认为吴老师的公开课紧扣单元主题,且教态从容,准备充分。高一语文备课组长聂红珍老师也对吴老师的精心准备和敢于尝试提出了表扬,并从劳动教育意义、“正侧结合”、对比赏析几个方面提出独到的见解。语文组资深教师、校报主编邹平力老师对本堂课的“欢歌”主题和说唱形式给予充分肯定,并通过“周南”和“渠”的探究鼓励语文教师要多关注文本细节,挖掘更多值得探讨的知识点。
活动最后,毛老师就语文组的近期工作进行布置,例如各年级备课组活动、赛课的打磨、中高考解题大赛的准备等。他特别指出,每周二的备课组活动要常态化、高效化,青年教师们要对课程标准和中高考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语文组 宋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