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学评论大放异彩----记袁世明主任《咬文嚼字》公开课
2021年10月13日 | 点击数:3669 | 【
大】【
中】【
小】
10月12日上午第一节课,资深教师袁世明主任在高二(18)班给高二语文备课组全体老师带来了一节异彩纷呈的公开课《咬文嚼字》,这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有名的文学评论作品,同时也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硬骨头”,第一是因为这种题材类型相对陌生,不像文言文诗歌小说等老生常谈,第二也是因为文艺评论的难度大,对学生的鉴赏和理解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也是对老师理解和讲授能力的考验,所以一直以来文学评论都是师生共同的心病,而袁主任这一课给师生们带来了一次很不同凡响的体验。
导入设置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咬文嚼字是什么意思,他是褒义还是贬义,为什么朱光潜会以“咬文嚼字”来作为文章的标题,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在学生已经预习的基础上能够如同一根看不见的丝线把文章脉络结构串联起来,同时也能很好的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随后将文章进行细化分层,对每一部分的中心主旨和作者使用的手法依次分析,这样条分缕析,层层深入,细致挖掘,对于搞定这块硬骨头有极大的帮助。
朱光潜,这个对学生而言有些陌生的名字是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作为一代美学大师,他在文艺鉴赏上有过人的审美判断力,袁老师对其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同时也对文艺评论这种题材和文学评论发展史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开拓了视野,也提升了学习的层次。
文学评论的学习需要一定作品阅读量的积累,同时讲好一篇文学评论需要教师有相对深厚的功底和清晰的思辨能力,这对年轻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的成长要脚踩坚实的阶梯,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余一定要大量的阅读,不断地拓宽知识的广度,丰富知识的厚度,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课后,备课组成员在墨闲轩集中讨论并评课,对袁主任这堂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高勇老师表示,经常听课反思,每一次旧课重思重上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高中生对于文学评论的陌生使得教师在引领他们进入文学研究殿堂之门时有巨大的难度,如果让他们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或是觉得枯燥,今后的学习只会是事倍功半,而袁主任这堂课做了很好的示范,如何兼顾内容深度和课堂气氛,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给了年轻人很大的启发;青年教师代表徐梦表示,之前对讲授文学评论的方式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区,把它当做论述类文本解决,对其深度和广度都没做深入挖掘,通过这节示范课,让她在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教学思路。
最后以朱光潜先生的话做结:志气太大,理想过多,事实迎不上头来,结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
供稿:刘林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