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号上午8点半,在科技楼二楼实验室,王静老师就参赛说课题目《作业设计与评价》与备课组老师们进行了进一步的分享和交流。此次分享是在融入前两次备课组老师们的建议而进行的又一次分享与交流。全体初三化学教师参与观课议课活动。
首先介绍本次课题的大背景,即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从这个背景出发,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分别从课前预习作业,课中检测作业,课后巩固作业,假期完善作业等几个环节一一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对于课前预习,她采用填空的形式,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课本,对主要的知识点有一个大概的把握。之后采取学生互批的形式检测学生预习的情况。这样的设计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又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体现新课程改革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对于课堂检测作业,采取分组的形式,以水电解的微观模型为载体,进行发散思维,并采取让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对课中检测作业进行讲评,老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两种形式结合的作业设计不仅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巩固课堂所学;而对于课后巩固作业,则采取分层形式,有量的分层,难度的分层,时间的分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形式有的放矢的布置,并利用课后服务进行分层辅导,进而做到因材施教。;最后是假期完善作业,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从而使知识系统化。最后对作业实施前和实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进行对比,发现学生的主人意识得到了提升,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
随后全体老师顺势进行了评课议课。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分享课较前两次有了很大的进步,进一步细化了作业设计的环节,内容更加的充实,图文和视频结合的形式让整个说课更加丰富,更加有血有肉;同时各个环节中作业的设计不仅有侧重点,而且具有新颖性,体现出以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当然,“双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本次备课组活动让青年教师们欣喜地看到了双减政策下作业管理创新带来的变化,但同时我们又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或困惑,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会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从作业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初三化学 何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