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九江三中地理组赴德安县参加由九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九江市教育学会主办,德安县第一中学协办的2024届九江市高考地理备考复习研讨会暨地理学会学术年会。
会上,德安县第一中学陈韬老师和我校优秀骨干教师熊四华展示了两堂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示范课。陈韬老师的《丹霞地貌》从该地貌的特征和丹霞地貌的形成两个大环节展开授课,中间穿插有关丹霞地貌的高考真题,循序渐进,娓娓道来。我校熊四华展示的微专题是《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课堂上,熊四华老师首先通过展示高考各个年份对该知识点的考查及分值占比,指出气候对自然环境景观影响的重要性;紧接着,熊老师从三个方面将本节知识结构化,分别讲述了气候影响植被的形态和内在结构,影响植被的空间分布和影响自然景观的变化。帮助学生将知识框架建立起来后,熊老师开始就每一个细节带领学生探究典题,层层剖析,步步深入。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熊老师激趣鼓励,学生自信心逐渐增强,课堂氛围被推向高潮。熊老师从不同尺度、不同视角对2021年全国乙卷的一组选择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气候变化引起植被的变迁,由果溯因,将之前的框架可视化,由表及里,凸显学科本质。
会后,我校地理教研组长兰主进老师对陈韬老师的课堂进行了教学点评。首先,兰组长用“德安一中好”即“一‘德’、二‘安’、三‘一’、四‘中’、五‘好’”来评价陈韬老师的示范课。
一“德”。是老师有厚德。可以看出来,陈韬老师备课认真,上课规范,引领价值观正确,同时好学上进,这些无不体现出陈老师有德有范。
二“安”。一是精心安排,教学组织有序;二是收放安稳,课堂驾驭有力。
三“一”。一是抓住了一个核心: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和必备品格;二是把握了一个方向:新高考以能力立意为基础,高三二轮复习重在让学生形成能力;三是贯穿了一个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
四“中”。一是教学容量适中,丹霞地貌知识庞杂,陈老师抓住“特征”和“形成”两个重点展开设计,容量适中,方便学生吸收消化;二是情境创设适中,通过短视频、景观图、示意图及文字资料创设问题情景,比较简洁,不冗余;三是问题梯度适中,陈老师通过选取几组高考真题展开问题探究,所呈现的问题有梯度,但梯度差异不大,避免了繁难知识点占据更多时间,提升了课堂实效。四是师生互动适中,课堂没有因互动热烈而产生浮躁,也没有互动过少而使课堂沉闷,而是互动适中,学生在相对安静的课堂环境中进行深度思考。
五“好”。一是课标要求落实的好:在学习目标中展示了学科素养的四个维度,通过讲练结合,层层落实;二是重点难点处理的好:本堂课重点是丹霞地貌的特征描述和形成原因的分析,难点是成因分析,重难点明确,教学时间安排主次有度。三是知识要点整合的好:如丹霞地貌特征的描述,抓住“色”、“形”、“坡、”“洞”四个层面,充分概括了丹霞地貌的典型特征。再如丹霞地貌的形成,重点分析了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还有陆相红层和勾谷雨林的成因分析,都利用了思维导图进行梳理,逻辑结构清晰。四是解题方法归纳的好;五是现场能力生成的好。
然后,兰老师同样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注意陆相红层与丹霞地貌形成的气候条件有差异;二是要解透沟谷雨林成因中光照、热量、地形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是要优化陆地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与地方性分异的逻辑关系。
瑞昌市第一中学吴建东老师对熊四华老师的课堂提出了高度肯定,他认为熊四华老师把常规教学做到极致,让高阶思维在课堂绽放。吴建东老师认为在二轮专题复习中,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最核心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宏观性,本节内容的知识框架非常明显,并且在上课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逐步提升,最后本节课从地理本质思考问题,达到了立德树人的目标。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此次活动搭建了交流互通的平台,在展现教师风采的同时,更形成了多向思维碰撞,集体智慧的凝聚。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相信通过老师们的共同拼搏,用心浇灌,我们一定能够培育出一朵又一朵美丽的花。
(撰稿人:王迁 审稿人:兰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