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引领语文教育回归本真
韦瑛 杨海花
——关于国家课题《“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的
开题研讨及山东无棣学习综述
今年暑期7月27日——31日,语文教研副组长韦瑛、初三备课组长杨海花,冒着酷暑,跋涉近24小时,赶赴山东无棣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开题研讨会暨首届“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观摩、评比活动。本次研讨、评比活动想通过探索“少教多学”的多元策略与方法,以引领语文教学回归教育本真。大会为期5天,包括专家学术报告、特级教师示范教学和青年教师现场课堂教学评比等内容。回顾5天的历程,觉得收获颇丰,现将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专家引领明方向
此次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两项,一是宣布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正式开题。二是针对此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做一些解析。
感受最深的是苏教授的大家风范,她的报告紧紧联系语文教学实际,对我们启发颇深。她认为核心的问题还是语文课到底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凡是上得好的课,群众评委、专家评委意见比较一致、比较推崇的课,我们反过来看看,为什么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原因就是这些课,老师对于教什么非常清晰,而且他关注学情,怎么教,在这些问题的掌握上都比较有分寸。学生不理解的东西,都给学生补充必要的知识,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激活自己的体验,这样的课难的也变成容易了。从理论上来说,就叫帮助学生建立支架。
苏教授举了讲授《声声慢》的例子,这节课词语教学非常落实,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呀!比如说,学生问。因为老师要求学生一个是读准,一个是读懂,并要求他们结合所给的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学生问“乍暖还寒”什么意思?这个“还”是念huán还是念hái?老师给的注释上,其实有“乍暖还寒”的意思。但是这个“还”是读huán还是读hái呢?大家记得这个老师是怎么说的吗?她说应该选huán,这个huán在这里是“旋”的意思,就是“旋即”。什么叫“旋即”?其实是“转眼就”的意思。为什么在这里是“乍暖还寒”?刚刚变得暖和转眼就寒,还是说忽冷忽寒。这个问题估计能答上来的老师有,但是一定不多,就是说在这些基本的地方,老师的功底很好。
从学生的理解出发,她给了一些东西。印象比较深的如法国诗人克洛岱的一首诗。开会的老师读的时候都笑了,那不是诗。一下子就比出来了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这样一些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当然,这点上得还不够充分。但是有比没比还是不一样吧!
再如李清照的大事记。这个大事记,一看就太凄惨了。这么一个有才华的女词人、这么一个想当初生活比较优越的人,最后死在那里、死在什么时候、埋在什么地方无人知晓。所以呢,给了这些东西,你再来读这首词的时候,感觉就不一样,这就叫支架。
是啊,我们的语文课和其他的课都是不一样的。其他学科,它的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上位学科,上位学科都有它完整的概念和系统。物理上面的物理学,数学上面的数学。语文课不一样,它综合性太强了,涉及到语言知识,涉及到的作家作品的知识,有的涉及到一定的历史知识。因此,语文课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老师一辈子在建设我们的课堂的同时,也在建设我们自己。我觉得这是我们难的地方,也是我们幸福的地方。语文教师一辈子都闲不住,因而一辈子都在不断提高,老师们发展自己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要求自己。这些知识老师们都很牢固,都很丰富的时候,真到上课,还要严格挑选,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给什么,不给什么,怎么给?这些恐怕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掌握扎实的语文学科教学知识,这是语文教师的根本。
二、名师示范眼界开
接着上课的胡擎是湖北人,武汉天作教育总部教材主编。她的个人课堂基本功非常好。朗诵能力强,善于与学生互动。她上课的课题是《我知细叶谁裁出》。本是要学生明白细节描写的作用与方法。但是由于课堂摘引太多,过多的教学内容令人眼花缭乱。所以尽管课堂上轰轰烈烈,教师也身体力行,整个场面很热闹,但是由于缺少精当的整体设计。所以虽然是观摩课,但课题组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明先生评课时毫不客气地说“这节课的有效率差不多是50%”,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堂课选材、定位上的缺陷。令人深思,发人深省。赵老师在评课前还现场调查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并且让学生从主体的地位、认知的角度对课堂做出了他们的评价。如此评课视角令人耳目一新。
三、观摩学习受益多
五天的学习充实、紧张、有序,我们克服了酷暑难挡、饮食不佳、住宿不适等种种困难,坚持学习,做好记录。新的学期开始了,课堂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我们将把山东之行的经验、做法创造性地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做好由张成卓校长、毛秀成组长主持的国家子课题《“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的研究,让语文教育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