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来到九江三中!   
信息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处室动态 > 党政办公室 党政办公室
工作动态52
2009年12月15日 | 点击数:11503 | 【】【】【

  九江三中工作动态

 

 

6

 

九江三中办公室主办        

总第52        20091214

——————————————————————————————————————

【重要新闻】

 

“工程院最年轻院士”原是九江三中毕业

大江网九江频道

 

中国工程院2009年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市三中82届高中毕业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研究所总工程师于全(三中学名于晓兵)当选,年仅44岁的他和邓中翰院士一起刷新工程院最年轻院士记录。

听说于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市三中老领导、原党总支书记戴定汉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他拿出自己搜集的有关于全的资料给大家看,1996年解放军画报《“洋博士”的支点》,2000612《人民日报》第一版《科技创新的尖兵》,2006420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第九界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者公示名单”……他回忆说,于全1978年—1980年在市二中初中毕业,后因二中高中改为三年,高中他就和几位同学一起来到三中就读,肖焕君老师是他的班主任,肖老师现在上海定居,我担任语文老师,1982年高考时,于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后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读研究生。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同年由国家公派赴法国里摩日大学光纤微波通信研究所继续深造。1992年,于全获得博士学位,取得三项重要科研成果和一项法国专利。面对法国、美国、加拿大一些著名研究机构的邀请,于全毫不动心,执意返国。他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61所通讯中心室主任、研究员。

 

于全,1965年生于江西省九江市。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1988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工程系/物理系硕士学位。同年由国家公派赴法国里摩日大学光纤微波通信研究所继续深造。1992年,于全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放弃了国内外众多单位的聘请和挽留,携笔从戎,成为我国国防科研战线上一名普通科技工作者。2009122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1992年到2000年,于全用有限的经费,以平均两年不到就有一项重大科研成果的速度,先后拿下了5项重大军事通信科研项目,其中有4项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于全10多年的科研生涯里,先后主持完成了2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其中“某通信仿真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10多个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和经济效益;一项研究解决了三军协同通信这一世界性难题,使我军在野战通信技术研究上第一次走在了世界前列。经过长期艰苦攻关,于全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代战术通信网,实现了通信保障模式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军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于全当选院士 九江骄傲

 

浔阳晚报记者 谈思宏

 

“这是我新的起点!”得知自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于全首先给在九江80多岁的老父亲于振铎打来电话,于振铎曾是市人武部部长,听到这个消息后,异常高兴,儿子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他勉励于全把这作为新的起点,要继续超越,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老师的预言变成现实

  于全的姐姐于晓明在市卫生局工作,记者电话连线她时,她难抑内心的喜悦,向记者讲述了于全在九江生活和求学经历的点滴。

  于家有姐弟三人,于全是最小的弟弟,二弟于天也是硕士毕业,现在北京开公司。“于全在家时,我们都叫他晓兵,他在同文中学、三中读书时也是用晓兵这个名字,后来高考时就用了户口本上的名字于全。弟弟于全很聪明,在班上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他小学是在东风小学读的,当时的班主任就曾经多次说‘于晓兵将来一定能成为科学家’,如今这个预言终于变成了现实。”

  于全不仅品学兼优,而且兴趣广泛,不死读书,他爱好美术,素描画得不错,小时候还练过武术,作文也写得很棒,经常被老师拿来在班上当范文朗读,在老师和学生眼中,于全是一个“成绩优异、品性谦和”的好学生。于晓明说:“我父亲从小对我们管教很严,他对我们姐弟三人主抓‘写作文、人品和学习’,但他从来不打我们,我们都很听爸爸的话,他在我们心中很有权威。妈妈当时在商业局上班,工作也比较忙,父母经常教育我们姐弟三个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1992年从法国完成博士学业时,于全已是国际通信界密切关注的优秀人才。在留学的四年中,他就取得三项重要科研成果和一项法国专利。面对种种诱惑,他不为所动,毅然回国投身国防通信科研事业。19929月,他成为我军一名通信科研人员。从戎8年来,他攻克了5项通信技术难关,填补了4项国内空白,解决了协同通信这一世界性难题,为我军通信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此,他荣立两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被评为全国、全军优秀科技干部,受到总参谋部的表彰。去年4月,他被评为首届“全军学习成才标兵”。今年18日,于全领衔研制的某新型通信网,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3日,他荣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

  谈起自己的选择,于全自豪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我觉得国防是国家存亡之道,为这个崇高事业贡献青春和智慧,我永远也不会后悔。”如今,于全和他的团队正瞄准信息化战场的最前沿,发起新一轮冲锋。

学弟学妹学习的楷模

  于全不仅是他家的骄傲,更是我们九江人的骄傲。九江三中高二(2)班的学生张文苑说:“看到我们的校友于全这么有出息,我们都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激励我们向他学习,将来能和他一样取得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母校,回报祖国。”张文苑的成绩在年级排列前几名,她说她现在的理想就是考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那是于全读研究生时就读的学校,她想和他一样出国,然后再回国,为祖国服务。“希望将来我也能让三中在校门口打个横幅祝贺我取得的成绩”。张文苑向记者透露了她心中的一个小秘密。

  于全当选院士的消息传来后,母校同文中学的校长胡德喜立即给于全打去电话表示祝贺,于全感谢母校对他的培养,并表示今后将再接再厉,不断勇攀通信科技的高峰,胡德喜校长随后还去于全父母家看望他的父母,对他们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表示祝贺。同时,召开全校主题班会,向全体学生宣讲于全院士的光荣事迹,激励大家以于院士为榜样,在人生道路上,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胸怀,勇攀学业高峰,为中华之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母校九江三中的校长万金陵正在上海学习,记者给他打去电话,他说:“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感到很欣喜,并给于全打去祝贺电话。于全的成功说明三中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模式是正确的,我们不仅只对学生进行智力方面的培养,还能培养出一批杰出者。当然,于全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关键是他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懈的追求,我们今后在教育学生时,将以于全为榜样,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终生学习,要更关注有特长的学生,让他们成长得更好。”

  九江三中办公室副主任袁世明说:“获悉校友于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且是最年轻的院士之一,感到很振奋,他的当选是九江人的骄傲,更是我们三中人的骄傲。他从1982年在三中高中毕业到今年当选院士经历了27年,27年浸透了他积极奋斗的历程;并且他不留恋国外舒适生活,留学归来,报效祖国。他的事迹必将激励年轻一代努力学习,练好本领,建设更加美好的国家。”在得知他当选的第一时间,袁世明老师就在他任教的两个班级讲述了院士的事迹,学生都为有这样的校友而自豪,并表示一定好好学习,奠定今后发展的基础。三中还采取了挂横幅、出黑板报、上网站、开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宣传院士事迹,开展“学习院士精神,苦练本领,报效祖国”的活动。

本网129日报道了《九江人刷新最年轻院士记录》后,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市党史办一工作人员说:“我们九江真是人杰地灵,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的人才,我们都为之骄傲,我回去要给我的孩子讲于全的故事,勉励他向于全学习。”      (浔阳晚报20091212日第三版“九江·纵横”)

 

市三中帮助扶贫挂点单位建成“农家书屋”

 

九江新闻网讯   农家书屋工程是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惠农工程和德政工程。市三中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帮助扶贫挂点单位都昌县苏山乡合岭村建成“农家书屋”,较好地解决了合岭村农民群众“读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真正把农家书屋建成农村文化的“加油站”、方针政策的“大讲坛”和科普法制的“宣传队”。127,当市三中党总支书记刘国胜再次来到合岭村时,村民高兴地对他说:“我们合岭村有 ‘农家书屋’啦, 谢谢三中,谢谢党和政府!”

 

 

 

报:市委宣传部 、市教育局

—————————————————————————————

发:各处室、各年级组、各办公室         (共印 120 份)

————————————————————————————— 

分享到: 更多
上一篇:工作动态51
下一篇:工作动态53
网站首页 | 认识三中 | 校园快讯 | 处室动态 | 教育教研 | 德育经纬 | 招考快讯 | 三中党建 | 下载中心 | 校庆专题 | 创文创卫 | 用户登录

版权所有: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 赣ICP备06001545号

地址:九江市十里大道2号 邮编:332000  

电话:0792-8135494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