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来到九江三中!   
信息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德育经纬 > 阳光工作室 阳光工作室
心理咨询的几个误区
2009年5月27日 | 点击数:12757 | 【】【】【

心理咨询是一个由咨询员与求询者组成的人际互动过程。咨询员通过利用专业知识为求询者提供一个敞开自己心理世界,认识自己内心,并调整、改变自己心理运作方式的场所和氛围,从而帮助求询者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找出解决问题个人化的方法,并督促求询者实施解决措施。可以说,心理咨询是生命的交流,它能使人走出困惑,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再现自我、激励自我。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心理咨询存在着误解。

1.心理问题≠心理变态。

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而产生心理困扰的正常人群。心理障碍患者只是咨询的一小部分,发病期的精神病人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及工作的不同方面,都有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就这些问题求助于心理咨询并不意味着不正常或心理变态。

2.心理咨询≠无所不能。

有些人将心理咨询神化,似乎咨询者无所不能,就像一个"锁匠",什么样的心结都能一下打开,所以常常咨询一两次,没有达到预期的"奇效",就大失所望。其实,心理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艰难的改变过程,咨询效果常与求询者的个性及生活经历有关,就像一座冰山,积封已久,没有强烈的求助、改变的动机,没有恒久的决心与之抗衡,是难以冰消雪融的。

3.心理咨询≠同情安慰。

有些人将心理咨询看作一种简单的同情和宽慰,或者是泛泛的说教,或者是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实,心理咨询的目标是鼓励人自求自助,帮助他经历痛苦,战胜痛苦,走出困惑,它不是同情而是共情。同情只须涉及对方感情上的安慰和物质上的帮助,共情则须进入对方的精神世界,理解和分担他的各种精神负荷,是一种精神帮助。

4.咨询员≠救世主。

有些求询者把咨询员当作"救世主",将自己的所有心理包袱丢给咨询员,而自己无须思考、无须努力、无须承担责任。其实,心理咨询的成效30%取决于咨询员,70%取决于求询者。咨询员只起分析、引导、启发、支持、促进求询者人格成长的作用,他无权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愿望强加给求询者,更不能代替求询者去思考、去改变、去作决定。真正的"救世主"只有一个,那就是求询者自己。

5.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虽然也常常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原则,但两者的程序及主要服务对象、范围、任务是不同的。心理咨询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诸如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职业选择问题、适应发展问题、教育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等等。其任务在于促进成长,强调发展模式,帮助来访者发挥最大的潜力,为正常发展消除碍障。而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则主要为某些神经症、性变态、心理障碍、行为障碍、身心疾病、康复中的精神病人等,其任务多在帮助病人弥补已形成的损害,解决和改变发展结构障碍。前者以发展性咨询为主,在非医疗情况下开展;后者以临床治疗为主,在医疗状况下进行。

6.心理咨询≠思想政治工作。

有些人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因为二者都是靠谈话来实现,都是为了改变人的观点和行为反应,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二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培养身心健全的有用人才,但思想政治工作侧重理性,重视社会和集体利益,强调说服教育,探讨行为是否正确;而心理咨询侧重人性,肯定个人价值,采取客观中立态度,寻找心理的症结,探求为什么会这样做"

                                                   九江三中阳光工作室

                                                   2009.05.22

 

分享到: 更多
网站首页 | 认识三中 | 校园快讯 | 处室动态 | 教育教研 | 德育经纬 | 招考快讯 | 三中党建 | 下载中心 | 校庆专题 | 创文创卫 | 用户登录

版权所有: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 赣ICP备06001545号

地址:九江市十里大道2号 邮编:332000  

电话:0792-8135494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45号